前晚开始看《潮平岸阔》,是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的自述,本人著,他人译。这个书的中文名挺拗口的,英文原版的名字是《A Time a Tide》。
早些年的拨号上网,到如今百兆、千兆的光纤专线,其发展就是高锟和他的团队研究的成果。
此书完成于2002年,中文译本于2005年出版。2004年,高锟被证实患阿茲海默症,开始失忆。2009年,高锟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家,其演说由他人根据他的自述代笔,夫人代为发表。颁奖当天,高锟被获特别安排,由瑞典国王破例走到他面前,而非本人上台领奖。2010年,为协助阿茲海默症患者和家属,高锟慈善基金成立。(维基)
这本书我开始读第二遍。读第一遍的时候,我跳过了学术方面的内容,看的是他的私人经历,其中最有兴趣的是(1)他的婚姻(2)华人海外待遇
他的婚姻
有些人见到有些人,就知道对方是要结婚的对象。高锟一脸俊朗,夫人倒是属于学术派的模样。高锟下了决定要娶她,她也为他脱离了家庭。那个年代的爱情,多单纯,偏偏还能走个三五十年的。
华人海外待遇
高锟的夫人、孩子们都出生在英国,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土著,可还是会被歧视。特别是搬离到比较偏远的郊外,相对于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那里的居民,更是觉得自己的突兀。因为这样的遭遇,高锟接受了香港的聘书,在亚洲生活了很多年。
即使是荣誉满身的高锟本人,他在书中也提到族群的区别。在美国,除了女性有职场上的玻璃顶;族群也有另一个玻璃顶。
服务ITT的三十五年间,我的职位拾级而升,薪酬也随之增长,已到了非美籍人员所能达到的最高极限。
我也想到了自己身上发生过得趣事。
早些年来到新加坡,我去大排档买包子打包饭菜,经常会得到摊主的额外馈赠:要不然就是多送个包子,要不然就是多给碗米饭。还说:“那边生活很辛苦吧,来,多吃点!”。感谢对方好意之余,我总内心大惊:外国人到底是有多不了解中国啊!
这几年,只要我说我是中国来的,大家给我的眼神就是:哇,有钱人!
以至于有时候好朋友们抢着请客,我总说:让我来,我是中国人,我不缺钱!
短短数年,两个极端。身处于此,品味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