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不出来近年的婚礼有什么意义,西不西,东不东。崇拜西方的婚礼却不懂西方文化的内涵,东施效颦。照着老虎画出一条狗,把自己最珍贵的本土文化搞丢了,还以为很是时尚。
每个女孩都曾有过对自己婚礼的期待和幻想。近年结婚的人流行请司仪和策划婚礼,一两个主持人拿着麦克风,像小学文艺晚会那样,用高昂的语调喷出喋喋不休的广东普通话。酒店大厅布满气球和假花,木板搭成的走道,在酒店室内极其不相称。这些摆设和设计,都是仿效西方的婚礼,只是西方的婚礼有其背后的民族习惯和文化意义,最为明显不相称的理由便是,西方这些婚礼设计其实是为室外设计的,也就是装饰室外的大自然。然而,被国人引进之后,却把这些设计用于砖房的酒店室内,显出极度的不对称和不伦不类。就像是一张亚洲面孔带着蓝色的隐形眼镜,染着金黄的头发。这种现象的流行,也是近几年有钱人家的孩子结婚才会有的婚礼策划,很是怀念小时候看过的结婚场景,简单的中式婚礼,美妙而幸福。
当瘦骨如柴的司仪拿着麦克风在台上大呼小叫,安排新郎如何拿花,如何走上台来时。那奇腔怪调让整个不伦不类的婚礼变得更加诡异。明明很少上一辈可以听懂普通话,明明自己和新人,亲戚朋友都不讲普通话,明明就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婚礼习俗。偏偏就是跟着大流走。每个婚礼大同小异,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。跟着大队走的好处便是不用动脑经,一鼓作气,行尸走肉到底。
还是喜欢民国时代的文人风骨,怀念那个时候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西方文化的融合。那个时候的社会尚未经历地狱黑暗般的文化,精神和身体的大摧残。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还是孕育着人性和良知,中华民族还有独立思考,理性判断的能力。而今看来,都是一场梦。